順應節氣,吃對的食物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太陽與地球的關係深奧密切,是人類老祖宗早就發現的事情。農民曆上的二十四節氣,可說完完全全是以太陽與地球的對應關係為藍本所歸結出的生活智慧。它不僅是農民耕種的時序參考,也是早期人類活動的軸承。四季的律動,就這麼週而復始的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與生活。

四季陽光照射的變化不同,地球表面受到的能量與熱量不一,因而變化出不同的物產與特性。以我們居住的寶島台灣為例,三月開始陽光照射的熱度與時間逐漸增加。寒冬已過,萬物開始甦醒,土壤裡從夏天開始蘊含的水氣,因為冬天的低溫化為寒氣,隨著溫度回升又轉化為水氣開始釋放。空氣中氤氳繚繞,樹間林梢爭相冒出青嫩的幼苗。這時人們開始脫去厚重的冬衣,收起層層被褥,全身上下的毛細孔,也像土壤、像植物一樣,隨著逐漸變暖的空氣而舒展。這個季節,人們的身體最適合補充嫩芽、青翠的葉菜、芽菜類的食物。

過了端午,時序進入夏季,在台灣六、七、八三個月是最明顯的褥暑天。愈來愈強烈的太陽,照射著萬物,水分大量地從空氣中、從植物葉面上蒸發。聰明的植物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早就練就一身生存智慧,它們在這個季節,會把珍貴的水分和養分,蘊含在瓜果中。緊賴著植物為生的動物,也早在幾億年前就知道,夏天最適合食用的是瓜果,那裡面富含著褥夏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在代代相傳的人類求生經驗中,夏瓜夏果最適合夏天食用。

秋天是台灣最舒適的季節,秋高氣爽,夏天惱人的溼氣被乾冷的空氣取代,夏天大量的雷雨腳步漸遠,颱風也變少了。葉綠素完成了製造養分的使命,功成身退,葉片轉變顏色,開始紛飛飄落到地面,化成有機質繼續護持母株。這時,植物把最好的養分存留在種子穀芽內,就像母親透過臍帶,把營養輸送到子宮裡的小生命,為了延續下一代的健康生命做最充分的準備。大部分的種子都已準備妥當,期待甦醒於冬天之後的暖春。人們在逐漸降溫的氣候裡,又開始縮起身子骨,冷風一吹,我們忍不住用雙手抱胸,保護著身體的熱量與體溫。這時候,人們的胃口會傾向於找些熱量高的堅果種子食用,補充能量,也補足需要的營養。植物種子適時提供動物需要的熱量,同時也藉由動物的傳遞,讓種子傳播的範圍更廣、更遠。

蕭瑟的秋風一陣追著一陣,到了十一、二月,冬天就跟著一波波的北風到臨。地表上萬物止息,樹林乾枯草木不生,因為所有的精華都走入地底,深入根部,埋藏在植物的根塊和地下莖當中。有的以澱粉的形式保存,有的以其他的形式呈現,無論何種養分,都恰巧是動物最需要在寒冷的冬天補充的熱力來源。人們在寒冬多吃些根莖類,補充冬天最適合的沉潛動能。

回有機專欄